当你很渴的时候,恰好看到了这半杯水,你的心情是怎样的?
今天,益伴团队里的一位小伙伴跟我留言说,她想坚持在益伴做下去,但是带班的过程中会常因为问题处理影响到自己的心情,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家庭。
其实,在生活工作中,我们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引发自己的情绪。那么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如何更好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呢?
关于情绪管理这个问题,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艾利斯提出了ABCDE合理情绪理疗法。
ABCDE合理情绪理疗法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,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,而解释和评价源自于个体的信念。它认为A只是造成结果C的间接原因,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。
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情绪反应,个体就应该意识并认清自己的不合理信念,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,这就是D;从而改变原有的信念和想法,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E。
那么,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运用ABCDE合理情绪理疗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呢?
当外界问题引发我们的情绪时,我们可以思考这几个问题:
1.引发自己情绪的事件是什么?
2.我对引发情绪的事件是如何去诠释和评价的?
3.这种诠释合理吗?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?
4.有没有更合理的诠释?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
5.这种诠释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?
比如我在星辰教育线上平台做客服时,常有学员因为漏学过来发泄自己的情绪。最开始遇到这样的学员时,我常会因为学员的言辞郁闷很久,觉得学员漏学并不是我自己的原因,而我却要面对他的不好言辞,内心十分委屈。后来学习了ABCDE合理情绪理疗法之后我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。
当类似的学员再向我发泄不满情绪时,我会在内心默默地告诉自己,学员不满的只是漏学补学的制度问题,而不是针对我个人。学员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那么作为客服人员,我可以给他提供什么帮助呢?或者我有哪些服务不到位导致他有情绪呢?反复这样暗示自己之后,我为学员服务的心态完全改变了,我开始觉得自己能够帮助学员解决问题,觉得自己在客服这一岗位上挺有价值的。
那么在生活、工作中,你是否因为某个人的行为或者言语等外界问题引发了自己的情绪呢?在这个过程中,你是如何解决的呢?